YouTube Transcript:
【老梁故事会】江蘇800考生棄考!花百萬讀大學卻送外賣,教育咋成這樣了?#老梁故事会 #梁宏达 #老梁
Skip watching entire videos - get the full transcript, search for keywords, and copy with one click.
Share:
Video Transcript
View:
花百万读大学
毕业送外卖?
江苏考生弃考 背后的教育困局
各位好最近有个新闻
不知道您听了是啥感觉
江苏有800多个高中生
直接跟学校摊牌了
说第二天的高考我们不参加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这800多人是不是都是学渣
反正也考不上
干脆破罐子破摔
你要是这么想
可就太小看现在的孩子们了
也太不了解现在的高考了
说句大实话
现在的高中毕业生
只要他想上大学
那基本都能有学上
什么省属三本大专高职学校多的是
录取分数线都快贴地皮了
根本不愁没地方去
那问题就来了
既然有学生
这800个孩子为啥要放弃他们
当中有人就跟媒体说了心里话
说我们上大学图个啥
大学四年
家里头多则花掉几十万
少说也得十几万吧
这笔钱砸进去
毕业之后呢
找不到工作啊
看看现在的学长学姐
找工作那叫一个难
新闻里说某某大学签约率百分之5060
那里面水分有多大
大家心里都有数
那找不到正经工作的毕业生都去哪了
咱们都知道
那三大风口行业嘛
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
这成了很多大学生的最终归宿
你说这事讽刺不讽刺
他们的父母长辈
就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过去说孩子考上大学
那可是光宗耀祖
鲤鱼跳龙门
跟古代科举中榜似的
结果费了这么大劲
花光了家里积蓄
孩子毕业出来干啥
最后干的活
甚至还不如没读过书的父辈
还是出去卖苦力
那爹妈心里能好受吗
孩子们自己也想明白了
那我折腾这四年干嘛呢
干脆放弃
高考高中毕业我就闯社会去
没准靠自己双手还能混出个名堂来呢
有人一听就急了
说这可了不得
这800人开了个头
以后中国的学生一看就业这么惨
都不高考了
可咋办我跟各位说
您把心放回肚子里
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发生
首先这800人在全国1,000多万考生里
那真是沧海一粟
连个浪花都算不上
但更重要的是另一个原因
您放心就算孩子们都想通了
国家和政府
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
为什么咱就拿今年的数据说话
今年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有多少
1,342万人
您各位琢磨一下
这是一股多可怕的力量
如果这1,000多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棒小伙子大姑娘
同时涌入社会
他们荷尔蒙旺盛
精力无处发泄
又找不到工作
整天在街上闲逛
你想想会发生什么
这可不是开玩笑
这是巨大的社会治安隐患
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米兰昆德拉有个说法
叫青春是可怕的
他说
年轻人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舞台上
说着自己半懂不懂的话
偏偏浑身精力没地使
你说他要干嘛
所以
一个社会最怕的就是大量的失业青年
他们一旦闹腾起来
整个社会的动荡就要来了
所以从国家的角度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把这股洪流给管起来
你以为这是杞人忧天
咱们历史上可是有过血淋淋的教训
时间回到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全国的初中高中基本都停课了
学生们不上课干嘛呢
闹革命这一闹就出了大问题
到了1968年
麻烦来了
原本66年67年该毕业的学生没毕业
后头的学弟学妹们又都升上来了
几届学生全都积压在了学校里
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
这批人我们后来管他们叫老三届
就是从初一到高三
整整六届学生
年龄跨度很大
从四几年到五几年出生的都有
就连1953年出生的那位
也属于这个群体
1968年 国家一看
不行啊
这几百万半大孩子总在城里呆着
学校都快炸了
这也不是个事啊
当时大概有400万人
在那个年代
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当时的中国经济和社会
根本不可能
一下子消化掉这400万人的就业
更何况当时社会已经够乱了
再把这批人推向社会
那不是乱上加乱吗
那怎么办呢
当时上面的领导们研究来研究去
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对就是上山下乡
一声令下
几百万老三届学生像潮水一样
被送到了农村和边疆
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泄洪闸
把城市里无法消化的
极具动荡风险的年轻劳动力
转移到封闭落后的农村去
用这种方式
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城市危机
了解了这段历史
你再回头看今天
一届高中毕业生就1,342万
比当年老三届的总数多了3倍还不止
你说要是解决不了他们的去向
都推向社会
那还了得
所以我说
您尽管放心
高考这扇门不仅不会关
还会开的越来越大
国家必须想方
设法把这些年轻人圈起来
大学就是这个时代最温柔
也最有效的收容所
你只要一脚踏进大学校门
就意味着你这个高中生
这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
至少要被延迟4年再进入社会
在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巨大的情况下
延迟4年意味着什么
这跟前一阵子咱们热议的延迟退休
逻辑上是一样一样的
那边延迟退休
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压力
这边延迟就业
是为了缓解社会稳定的压力
说白了都是一个拖字诀
你顺着这个逻辑再往下想
就更能想通一件事
为什么这些年硕士博士都在疯狂扩招
我查了查数据
真的吓一跳
新增的博士点800多个
硕士点快2,000个
你想想
这一下子要增加多少硕士博士
我们过去开玩笑说
本科生一操场
硕士生一教室
博士生一走廊
现在恐怕这走廊都得加宽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逻辑是一样的
今年大学毕业生有多少
1,179万比高中毕业生也少不了多少
这上千万的大学生
如果同时涌入就业市场
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所以你看
解决办法又来了
如果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都去考研考博
那不就又多了3年缓冲期吗
本科4年
硕士3年
加起来快赶上8年抗战了
这七八年的时间
就把最大的一波就业洪峰给错过去了
所以你就能明白
为什么硕士点博士点扩招成这个样子
他同样也是为了延迟就业
层层分流
把压力往后推
当然很多大学生自己也乐见其成
有的是真
想深造觉得本科文凭没竞争力了
有的是对走向社会充满了恐惧
想在象牙塔里再躲2年
还有的呢
压根就是在大学里没玩够
天天窝在寝室里打游戏叫外卖
连课都不去上
心想哎呀
再给我两年快活日子吧
什么样的心态都有
所以你看
一边是政府需要延迟就业来维稳
另一边是学生自己也有各种理由
想继续待在学校
两边一拍即合
这硕士博士扩招
就在全社会没什么阻力的情况下
轰轰烈烈的搞起来了
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
政府这么考虑挺不容易的
像延迟退休一样
都是为了解决眼下火烧眉毛的难题吗
但各位事情还没这么简单
这里头还有一笔更重要的账
一笔经济账
我不知道您想到没有
教育他可是要花钱的啊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更没有白上的大学
国家可以给你减免部分学费
可以给你助学金
但你不能一分钱不掏吧
尤其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
你供孩子上大学
掏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花钱用咱们官方的话说叫什么
叫消费
这两年我们听的最多的词是啥
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
想方设法让老百姓把口袋里的钱
银行里的存款掏出来花
那你说上大学这个事
算不算消费
当然算而且
这是一种极其优质极其省心的消费
你想想你刺激家电消费
你得搞个以旧换新给补贴
你刺激旅游
得发消费券
唯独教育这个消费
他不用国家刺激
老百姓是心甘情愿
甚至可以说是
打破头也要把钱掏出来
我儿子上大学
我能不给钱吗
我能看着他在学校吃不饱穿不暖
被同学笑话吗
不行就算砸锅卖铁
咬碎了牙
也得往里供
所以你看这事多省心
国家都不用费劲
老百姓自己就把钱乖乖的掏出来了
这对于拉动经济来说
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
你别以为这是我瞎猜
早在1999年第一次大学扩招的时候
当时就有人给上面打报告算过一笔账
说我们把高等教育规模翻一翻
最后能给GDP带来两个百分点的提升
你想想光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
这加起来是多大一笔钱
这笔钱养活了谁
我跟几个在高校当老师的朋友开玩笑
我说你们别过什么教师节了
应该过学生节
是学生在养活你们
要不是这年年扩招
光指着国家那点拨款
你们能有现在这么好的待遇吗
你们应该像说相声的
站上讲台
先把教鞭一放
给底下学生做个揖
各位同学
衣食父母
话糙理不糙
是不是这个道理
而且这还只是直接消费
一个大学生
背后拉动的是一整个产业链
他们要买手机买电脑
要聚会要吃饭
要谈恋爱
要看电影
学校宿舍条件不好
那就在外面租房子
这不就把瓦片经济也拉动起来了吗
学校周边的宾馆
那钟点房生意为什么那么火
这不用我细说
年轻过的都懂这道理
就跟当年有些地方政府
对传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样
为啥传销团伙来了
他得租房吧
得吃喝拉撒吧
呼啦啦来几千上万人一
下子
就把我这地方的民间经济给盘活了
一个大学城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拉动
作用就是这么巨大
你再往小了说
就说衡水中学
他把周边所有县市的尖子生
都掐尖吸收到衡水去了
你看看衡水的经济结构
除了那个老白干酒
最有活力的
就是围绕着衡水中学的陪读经济
家长都过来租房子陪读吧
这吃穿住行
一下子就把当地的消费给拉动起来
一个中学都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你再放大到
一个拥有几万十几万师生的高校
他对一个城市经济的贡献有多大
地方政府能舍得把这块肥肉吐出来吗
所以当延迟就业的政治需求
和拉动消费的经济需求
完美的结合
在大学扩招这件事上的时候
你就明白这辆战车是谁也挡不住
也不想让它停下来的
好问题又绕回来了
既然车停不下来
那坐在这辆车上的学生
最后会怎么样呢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
那800个江苏学生
就是因为看到了终点站的凄凉
才选择中途下车的
毕业即失业
或者毕业就去卖苦力
这背后反映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
最致命的问题
我们的大学教给学生的
很多都是过时淘汰
与社会完全脱节的知识
教育本质上是最现实的一个行业
你得让你的学生学完本事
能安身立命
能吃上饭
你连这个最基本的目标都达不到
你办的叫什么教育
可我们的高校呢
很多专业的教材
十几年几十年都不带换的
为什么
因为这里面有巨大的利益在中
国学者们写普通的书不挣钱
但写教材那可是一本万利
你想想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像割韭菜一样
茬茬都得买你的教材
所以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
就想方设法
把自己的东西搞成指定教材
然后就躺在上面睡大觉
十年不变
学生们学的
都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
到了单位发现跟现实完全对不上口
很多用人单位都直接说
把你大学学那套玩意全忘了
从头开始
尤其是疫情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更惨
人家一听你是这几届的
头都摇的像拨浪鼓
为啥觉得你大学净上网课了
在家里一边听课一边玩手机
学习习惯专注力都差的一塌糊涂
知识本身就脱节
再加上学习态度和能力的下降
你说这样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上能有什么竞争力
所以
我们的高等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
反而成了一个封闭的落后的系统
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教育的理念
西方大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句话
他说你的学生怀疑了
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这话什么意思
当学生开始对你教的东西
对既有的权威产生怀疑和挑战时
才说明他真正开始独立思考了
这才是创新和文明进步的源泉
可我们的教育呢
很多时候恰恰相反
是你的学生不怀疑了
我的教育就成功了
最怕学生怀疑
最怕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最终的目的
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绝对听话
绝对驯服的工具人
在学校里
加强的是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
培养出了一大批
小粉红小战狼这些孩子在走向社会
经历一顿现实的毒打之后
整个三观会迅速崩塌
对他们的打击更大
你想想
在这样的教育思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他能有什么创造力
能有什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一旦扩招
教育质量的稀释是必然的
我的母校
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
四个年级加一块3,700人
30多年过去了
现在四个年级加一块4万人
学生数量翻了超过10倍
那我请问
这30多年
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硬件
整体的教育质量
是不是也同步翻了10倍呢
别说10倍了
能翻3倍就不错了
这笔账谁都会算
这不就意味着
我母校的教育质量被稀释了3-4倍吗
这还是名校
那些普通的省属院校
情况只会更糟糕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和家长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花费了巨额的金钱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
最后培养出了一个半成品
甚至废品
说废人可能有点过了
但实际上
他们成了这个时代的边缘人
你说他有文凭吧
是大学生
甚至是研究生
但干的活呢
初中生培训一下也能干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错配和浪费
很多农村家庭
举全家之力供出一个大学生
指望他能改变命运
结果他毕业后连回农村的路都没有了
因为地早就没了
他也不会种地
留在城市里呢
他又缺乏真正的生存技能
上不去下不来
就这么悬在半空中
成了无根的飘萍
这种状态是最痛苦的
有人可能会说
难道上面意识不到
这个问题吗
未来几年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我个人判断很难
为什么因为
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了
他被太多东西给绑架了
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一两年能见效的
他需要至少5年10年的周期
而在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下
我们等不及
外部美国那边虎视眈眈
贸易战的风险随时可能升级
我们的出口压力巨大
内部投资这架马车也快拉不动了
地方债的风险像一个定时炸弹
三驾马车里出口和投资都指望不上了
就剩下消费这一根独苗
在这种情况下
你让国家把教育消费这块肥肉
给吐出来
可能吗所以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通过扩招来延迟就业
拉动消费这个大方向恐怕很难改变
那么江苏那800个学生的选择
从他们个人角度来说
或许真的是一种明智
与其投入4年时间和几十万块钱
最后把自己变成一个烂尾的大学生
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
靠自己的双手去闯荡
去寻找真正的出路
我们总说房地产有烂尾楼
其实当下的高等教育
正在批量制造烂尾人
这些被时代耽误了的年轻人
他们需要再花多少年
才能把自己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才能让人生重新走上正轨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也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难题
我们当然都希望这片土地越来越好
希望像古人说的那样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但春天到底还有多远呢
咱们中国人一提到传统文化
总爱骄傲的说中华文明有
5,000年悠久历史
但这话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恐怕很多爱思考的朋友
心里都画过一个问号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
咱中华文明其实算是最年轻的
有人不服气了
说我们就算比不过古埃及
那跟古巴比伦古印度比
5,000年还是有的吧
可问题是
在世界史学界
承认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的寥寥无几
为啥呢因为人家有实锤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那都是几千年前白纸黑字的证据
而咱们的证据在哪呢
我们能确切考证的是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算下来也就3,000多年
再往前就有点据传说了
我知道你会说
史记里不是写的明明白白吗
黄帝大战蚩尤
尧舜禹禅让
夏朝开国
这不都是历史吗
但问题是
司马迁是汉朝人
他写汉朝的事亲眼见过亲耳听过
那肯定靠谱
可你让他去写两三千年前的事
这就好比
让你去写你太爷爷的
太爷爷的风流韵事
这里面想象的成分能少的了吗
所以一提到上古史
我们总会加上据传说这三个字
这其实就说明咱自己心里也没底
那史记都不能全信
我们还能信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
我爷爷的事
肯定是我爸说的更准
因为他离得近
历史也一样
离得越近的记载往往越真实
可秦始皇一把大火
焚书坑儒
把秦朝以前的各国史书烧了个精光
这场文化浩劫
导致司马迁的史记成了一家之言
似乎成了我们了解上古史的唯一渠道
难道历史的真相就真的被那场
大火吞噬
永远无法知晓了吗
难道尧舜禹的黄金时代
就是唯一的版本吗
我今天就要告诉你
凡事都有例外
秦始皇的防火墙
偏偏就漏了一本书
一条漏网之鱼
这本书里记载的上古史
跟史记描绘的和谐社会完全相反
简直可以说是血腥残酷惊世骇俗
这本书就是竹书记年
你可能没听过这名字
因为他太危险
在历史上长期被列为禁书
他的来历
比金庸小说还传奇
这事得从西晋时期
一个叫否标的盗墓贼说起
这家伙是个盗墓惯犯
把洛阳周边的古墓都快挖空了
有一天
他挖开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墓
他本想着发一笔横财
可进到墓里一看
傻眼了金银财宝没有
倒是有成堆成堆的竹片
也就是竹简
浮雕大字不识一个
气的不行
随手就抓起一把竹简点着了
当火把在墓里四处乱翻
卷走了点零碎东西
后来官府的人来了一看
墓被盗了
值钱的没了
只剩下一堆散落的竹简
有些还被烧了
这事惊动了当时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他一想这么大的墓
墓主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这些竹简恐怕是宝贝
于是
他赶紧组织全国顶尖的学者去研究
这一研究
可就研究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这个墓是战国时期
魏国第四任国王魏襄王的墓
而这些竹简
就是魏国官方修撰的史书
你想想魏襄王比司马迁早了200多年
他家的史书记载夏商周的事
是不是比司马迁的更靠谱
最关键的是
这本书因为被埋在坟墓里
所以他完美的躲过了秦始皇那场
焚书坑儒的大火
学者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把这些战国时期的古文字整理出来
最终汇编成册
取名竹书记年
这本书一问世
就把当时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给彻底颠覆了
尤其是关于尧舜禹禅让的那段
在史记里
尧帝勤俭爱民
跟老百姓同甘共苦
为了天下
甚至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
他考察了品德高尚的舜28年
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
最后心甘情愿的把天下禅让给了顺
顺呢也是有样学样
后来
又把王位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
你听听多么和谐
多么高尚
简直是君子之国
这不就是儒家几千年来
一直给我们描绘的黄金时代吗
一个充满道义和谦让的理想国度
但是在竹书记年里
剧本可完全不是这么写的
真相远比童话要残酷的多
竹书记年里只有八个字
就击碎了这个美丽的谎言
它写着舜囚尧
复演塞丹朱
什么意思
就是舜发动了宫廷政变
把晚年的尧帝给囚禁了起来
然后又把尧的儿子丹朱给流放到死
这哪里是什么善让
这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
血腥残忍的权力篡夺
顺是通过非常手段上的位
你可能会说
这只是一本书的片面之词
怎么能推翻史记这座大山呢
别急证据不止这一个
在另一本古籍韩非子里
也明确写着舜逼尧
禹逼舜一个逼字
道尽了其中的刀光剑影
最有意思的证据来自三国时期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着汉献帝
禅让皇位给他
在举行完盛大的禅让仪式后
曹丕心满意足的说了一句心里话
顺宇之事
吾知之矣
翻译过来就是哦
现在我总算搞明白了
当年尧舜禅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说这讽刺不讽刺
你以为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不大禹的故事比舜还要狠
他又是怎么从舜手里拿到王位的呢
竹书记年记载
顺也想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君
但大禹可不答应
大禹依葫芦画瓢
也发动了政变
逼迫顺退位
顺的最终下场非常凄惨
被流放到了南方的苍梧之地
客死他乡
所以你看
哪有什么温情脉脉的善让
从尧到舜再到禹
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权力斗争史
谁的拳头硬
谁就是老大
这其实才更符合人性
你想想在私有财产已经出现的时代
谁会辛辛苦苦打下一片江山
然后拱手送人
到了夏朝之后
是商朝商朝的开国贤相伊尹
在史记里
那也是个道德楷模
说他辅佐的第三位商王太甲不听话
伊尹就把他关到先王坟地去反省自己
代管朝政
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
伊尹又把他风风光光的赢回来
继续当王
这又是一段君臣和谐的佳话
但在竹书纪年里呢
故事又反转了
伊尹根本不是什么贤相
而是个野心家
他直接把太甲给流放了
然后自立为王
自己当上了皇帝
这哪是辅佐
这分明是谋朝篡位
后来是太甲自己有本事
从流放地逃了出来
集结旧部杀了回去
才把伊尹干掉
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
为了掩盖这段家
丑也为了维护自己祖宗商汤的名声
太甲才对外宣称伊尹是贤相
并且后代他的后人
你看
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胜利者总会想尽办法把自己洗白
把对手抹黑
再说周朝
我们看封神榜
周武王伐纣
那是正义之师
吊民伐罪
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但竹书纪年告诉我们
这根本不是什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纯粹就是两个部落
为了抢地盘的利益之争
商朝人擅长经商
周部落是农耕民族
两个部落早就积怨已久
周武王
不过是趁着商纣王的主力部队
去东方平叛
家里空虚的时候
搞了一次成功的偷袭而已
哪有什么替天行道
不过是成王败寇
所谓的正义
往往只是胜利者写在史书上的漂亮话
最颠覆的还要数西周灭亡那段历史
史记说周幽王为了逗妃子褒姒一笑
烽火戏诸侯
结果真的有敌人打来时
没人来救他了
导致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
但你仔细想想
这合理吗
一个狼来了得玩笑
就能让一个强大的王朝瞬间崩塌
诸侯们都是傻子吗
竹书纪年给出了一个更符合逻辑
也更黑暗的解释
周幽王根本不是被外族敌人杀死的
而是被他老丈人干掉的
周幽王宠爱褒姒
就废掉了原来的申王后和太子宜臼
这申王后是谁
他爹可是实力强大的诸侯申侯
申侯眼看女儿和外孙被废
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联合了犬戎部落
直接攻破都城
杀了周幽王
然后申侯扶
持自己的外孙依旧当了新王
也就是周平王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
一个靠勾结外敌杀死亲爹上位的皇帝
天下的诸侯谁会服你
谁还拿你当回事
所以
周平王在原来的都城根本待不下去
只能在晋文侯的保护下
灰溜溜的迁都洛阳
东周就此开始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傀儡
这才有了后来春秋战国群雄并起
天下大乱的局面
这个解释
是不是比烽火戏诸侯
那个浪漫的爱情悲剧
要合理的多
也真实的多
朱书纪年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切开了历史温情脉脉的表皮
让我们看到了里面涌动的欲望
阴谋和鲜血
那么这么一本颠覆性的史书
为什么后来我们都听不到了呢
因为他动了儒家思想的蛋糕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始
儒家思想就成了官方正统
儒家强调的是什么
是礼法是秩序
是和谐
孔子孟子天天称赞的上古黄金时代
是他们构建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
现在你突然冒出来一本竹书记年
说那个时代根本不是禅让
而是政变和屠杀
这不是在刨儒家的祖坟吗
所以这本政治不正确的书
在唐宋以后
就逐渐被官方封杀
慢慢失传
成了一本只闻其名
不见其身的禁书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版本
还是清朝的学者王国维等人
从各种古籍的零星引述里
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古本
即便只是残篇断简
他所揭示的历史另一面
也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
所以通过朱熹纪年
和史记的对比
我们或许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读历史
不能只看写了什么
更要看没写什么
任何违背基本人性过分完美的故事
我们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因为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
只要是人
就有七情六欲
就有自私和贪婪
承认这一点
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历史
那充满褶皱和温度的真实面貌
Click on any text or timestamp to jump to that moment in the video
Share:
Most transcripts ready in under 5 seconds
One-Click Copy125+ LanguagesSearch ContentJump to Timestamps
Paste YouTube URL
Enter any YouTube video link to get the full transcript
Transcript Extraction Form
Most transcripts ready in under 5 seconds
Get Our Chrome Extension
Get transcripts instantly without leaving YouTube. Install our Chrome extension for one-click access to any video's transcript directly on the watch page.
Works with YouTube, Coursera, Udemy and more educational platforms
Get Instant Transcripts: Just Edit the Domain in Your Address Bar!
YouTube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8uR6Z6KLc
YoutubeToText
←
→
↻
https://youtubetotext.net/watch?v=UF8uR6Z6K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