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Transcript:
【价格行为学】踏上交易之路(5): 仓位管理
Skip watching entire videos - get the full transcript, search for keywords, and copy with one click.
Share:
Video Transcript
各位交易員大家好
歡迎收看Al Brooks價格行為學專題分享
這是踏上交易之路的第五期
我們來講倉位管理
本期視頻會主要包含兩個話題
第一個我想講:如何根據自己的交易系統和風格
來決定每一筆交易用多少倉位
第二個就是,新手交易者在剛剛開始的時候
怎麼樣去降低自己學習和練習的成本
在正式開始之前呢,我想先講一點
因為我們每個視頻都反覆強調:不要重倉
最好都要用“i don't care” size
也就是虧了也不怎麼在乎的倉位去進行交易
這樣才能夠儘可能地做到客觀
儘可能地避免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但是很多人是不聽的
或者説他內心也知道我講的是對的
但是他就是不這麼做
總是用超過了自己承受範圍的資金去交易
但是又把握不住,導致虧損
虧錢了之後又來找我説,應該怎麼辦?
心態崩潰了怎麼解決?
搞得好像我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樣
但是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
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救你
所以一定要明白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風險控制包括了止損
也包括我們今天要講的倉位管理
在上個世紀90年代
有一家對沖基金被稱為華爾街夢之隊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他集合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債券方面的交易員、基金經理
最優秀的數學家、程序員
甚至包括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
還有美聯儲的副主席這樣的人物
一開始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在1998年,他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裏虧了46億美金
導致這個基金很快就破產、倒閉了
他們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做好風險管理
這個就是華爾街夢之隊的初創人員的名單
可以看一下他們的履歷
其中很多人都來自於所羅門兄弟
這家公司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對沖基金
但是後來出了一些問題,被旅行者保險併購了
分裂出來的精英就組成了這個團隊
其中這個約翰梅威瑟
相當於是當時美國債券交易的教父級別的人物
非常的厲害
然後你看他們的頭銜學歷
MIT的金融博士,在哈佛大學做教授
這個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
因為他發明了期權的定價公式
如果你是在大學裏面學金融相關的專業
一定會學到這個模型的
然後這個人是美聯儲的副主席,等等
甚至還包括阿肯色州的首席檢察官
所以各個方面
不管是智商,還是知識還,是努力程度
還是在這個市場裏面的經驗
是一個全方位都特別優秀的團隊
但就是因為風險控制沒有做好
導致最後晚節不保,破產
他們都會這樣,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所以一定要明白,風險控制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事件的具體情況
或者其他一些機構是怎麼破產的
以後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可以跟大家講一講這些故事
好我們現在來看這樣一個做突破行情的策略
假如有一根K線
他突破了前面10根K線的最高點,那就去做多
如果是向下跌破前10根K線的最低點,就做空
比如在這裏,這一根K線下跌的時候
跌破了他前面10根K線的最低點
那麼掛在前面10根K線最低點下方的sellstop order
在這個地方就被觸發,然後成交
也就是説,他在這裏開倉做空
然後到了這一根K線
向上突破了他前面10根K線的最高點
那麼他之前在這裏開倉做空的單子
就要在這裏止損,然後反手做多
後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小幅震盪
都沒有能夠突破前期的最低點
直到這個地方,向下跌破了前面10根K線的最低點
所以之前這裏做多的倉位
在這裏止損,然後做空
做空之後,在這裏又要止損,然後做多買入
然後在這根K線的時候
跌破了前10根K線的最低點
所以他在這裏入場做多,在這裏賣出
這一筆是有一個小賺,但是幾乎等於沒有
然後開始做空
最後一筆做空,賺到了一個很大的下跌的波段
按照這個方法一共做了5筆交易
分別是一箇中等的虧損
小虧、小虧、小賺——但是幾乎是打平的不賺錢
最後是大賺
把這5筆交易總合起來
你會驚訝地發現:哎?
儘管我只有一筆做對了
但是總的來説還是在賺錢,還是盈利的
那麼我們能不能説這個策略就是一個好的策略呢?
這是不是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呢?
對於電腦程序來説
他也許是一個可以的系統
因為電腦沒有任何的情緒
即使連續虧損很多筆
電腦也不會產生任何沮喪、懊惱、生氣的情緒
他仍然會堅定地按照交易系統
按照你寫給他的策略去執行下一筆交易
但是同樣一個策略
如果你是手動去執行
那麼他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很糟糕的系統
因為像這樣的做法
他過於依賴某一兩筆交易的大賺
而手動交易的時候
你很有可能會錯過某一些交易
導致你錯過這些大賺的部分
最終他就變成了一個虧損的策略
一個是我們剛才講的情緒
在經歷了連續三次四次甚至更多的虧損之後
你可能想休息一下
一休息,好了,錯過這個行情
假如這是日K線
在這段時間你正好工作特別忙
或者你出去旅遊度假了,錯過了這筆大賺
如果這是日內的5分鐘K線
可能你在尾盤要去接孩子放學
可能你預約了醫生要去看病
導致錯過了尾盤的大趨勢
所以這是電腦和人的區別
一個是情緒
一個是電腦他不會錯過任何的交易
怎麼樣判斷自己的交易策略是否穩定呢
這裏Al Brooks講的是z-score
就是z分數
學過統計學的大家可能都比較瞭解
或者投資裏面很多人也會講sharpe ratio
這裏就先不展開了
總之如果你發現你經常小賺
勝率還是不錯的
但是偶爾就會來一次大虧
一下子就把前面慢慢累積賺的錢全部虧完
説明系統不穩定
或者像我們前面案例中展示的那樣
如果你的勝率很低,非常依賴某一兩筆大賺來挽回
沒有這一筆大賺,你整個系統就會反而變成虧錢的話
他就不是一個好的交易系統
越是不穩定的交易系統,爆倉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越要用小的倉位去進行交易
如果實在無法確定的話
Al Brooks通常的推薦是
每一筆交易的風險不應該超過賬户的2%
我們來看這個案例
左邊是很長一段時間的震盪區間
然後這裏出現了兩根大陽線,全部是收在最高
然後他的收盤價遠遠超過了之前這個震盪區間的高點
所以小明就在他的收盤買入做多追漲
因為他知道,如果震盪區間被突破的話
第一個目標是measured move,目標位就在這個位置
現在小明的賬户裏面有10萬美金
10萬的2%就是2,000塊錢
所以他知道這筆交易的風險不應該超過2,000
他在這個收盤價買入
止損就放在這一輪強勢突破的起漲點下方
這是我們前兩期視頻的內容
假設這是一隻股票
因為股票沒有槓桿啊之類的
他的價格計算最方便
所以我們以股票為例
他發現從這裏到這裏是10塊錢的距離
因為這一筆交易,他只打算冒2,000塊錢的風險
所以倉位就是2,000除以10,就是200股
這個流程是比較簡單的
在交易的時候你根據價格行為設置自己的初始止損
然後根據止損的距離
就可以確定到底應該做幾手合約,或者多少股股票
小明在這裏買入200股之後
第一種做法就是根據一開始的measured move
在這個位置止盈,差不多是1:1的盈虧比
那麼他很快就賺到了2,000塊錢
或者他也可以改變目標位
因為他看到這裏連續三根大陽線,非常強勢的突破
可能有另外一個measured move
就是把這三根大陽線的實體部分
從他的開盤到他的收盤
把這一段高度整個往上翻一倍
可能在很上面的位置
所以本來在開倉之後,他的止損設置在這裏
止盈設置在這個目標
等他看到這一根大陽線之後
他可以把這個止盈暫時先拿掉,換到更高的位置
在第一個目標位確實有一些多頭止盈
導致了市場有一些小的回調
然後再次向上突破
等市場漲到這裏的時候,止損就可以抬高了
因為他變成了一個重要的低點,新的止損移動到這裏
這個時候止損已經高於他的入場價了
也就是説,就算市場從這裏一路反轉下跌,跌破了這個低點
小明這一筆交易也是賺錢的
只不過賺的很少,至少不是虧損
小明就可以選擇趁勝追擊,加倉買入更多
因為他初始買入的200股股票
現在是沒有風險
他可以選擇在這裏再買入200股股票
這個時候,如果市場下跌,打掉止損
加倉的部分可能是虧2,000塊錢
初始倉位可能打平,或者賺個200塊錢
總的風險還是不超過2,000美金
不管怎麼操作,要保證的一點是:
這筆交易的虧損不會超過賬户的2%
然後根據價格行為確定止損位置
一開始在這裏,再次向上突破創新高之後,止損抬高到這裏
然後再根據止損的距離
來決定應該用多少倉位
很多人不願意用小倉位
就是他們覺得如果我冒的風險很小,那代表我的盈利也很小
確實是這樣,但是實際上2%並不小
如果你冒2%的風險,通常你的利潤可能是2%
或者兩倍盈虧比就是4%
4%放在日內交易裏面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不要説日內了
就算是一個月,如果你能穩定4%的收益
那你絕對是華爾街最強大的存在
比前面夢之隊的那些人還要厲害
如果你看不起2%4%
你覺得自己必須要重倉才能賺錢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額...比較可笑的想法
也許要經歷市場的毒打
才會讓你明白更多的道理
再來看一個寬止損的案例
現在是這樣的一個上漲趨勢
但是有很多的上影線
每一根K線的上影線都很長
這個時候小明就不願意去追漲了
而是等待回調
他選擇在這一根K線的最低點掛限價買單
押注空頭突破這個低點失敗
這是一種買回調的方式
所以訂單掛在這個位置
當這一根K線向下跌破前一根K線低點的時候
他的限價買單就在這裏成交
假設這裏的止損非常遠,有30塊錢
剛才那個案例,我們假設止損是10塊錢
但是這裏止損變成了3倍
但是他冒的風險仍然是不變的
仍然是賬户的2%,也就是2,000塊錢
所以他就必須相應的減少自己的倉位
如果他在這裏買入,他只能買60多股,70股這樣子
保證就算這個低點被跌破、他被止損離場
他的虧損也不會超過2,000美金左右
交易員在使用寬止損的時候,往往還會加倉
小明在這裏買入押注的是兩種可能性
第一個市場繼續上漲
第二個就算有回調,甚至是深度回調
因為左邊的上漲還是比較強勢的
所以大概率不會直接變成下降趨勢
就算下跌,也是變成一個大漲大跌的震盪區間
既然是震盪區間
就會重新回測前期的高點
所以就算他的初始倉位買在高位
如果他在下方加倉,等價格漲回去的時候
初始倉位可以打平離場
下方加倉的部分可以賺錢
所以很多交易者會在好的做多信號k上方
比如在這裏——儘管體積比較小,但是收在很高的位置
而且仍然是高於整個上漲的起漲點
在他的上方掛buy stop order,突破買單
訂單會在這裏成交
但是如果考慮加倉,就會出現新的問題
因為剛才小明在這裏已經買了70股
已經冒了2,100塊錢的風險
如果在這裏加倉買入更多的話
一旦止損被打掉
他這一筆交易兩個部分加起來的虧損
就會遠遠超過2,000塊錢,比如説是3,000塊錢
這就違背了這個原則
所以如果小明考慮在下方還要逢低加倉的話
他就要考慮到兩筆倉位的風險加起來不能超過2,000
所以他的初始倉位要變得更小
比如只買30股40股這樣子
再講一遍
如果考慮寬止損,甚至要加倉的話
要確保兩個部分的風險加起來,不超過賬户的2%
但是這樣呢就會變得有點複雜
如果這個是一小時或者是日K線
那還好説,你有很多的時間去計算,我到底應該買多少股
如果這是5分鐘呢?
每根K線變化速度都非常的快,價格一會漲一會跌
很多人光是看盤做決策,就已經覺得大腦過載
如果再要他們很快地計算倉位,就變成了一個負擔
包括我們前面講的,止損距離是10,是整數,當然很簡單
但是現實中他很有可能是9.32或者是11.73
是不是每一筆交易都一定要這麼精確的去計算呢?
為了簡化決策的過程
不要讓你的交易被這些東西所幹擾
Al Brooks是推薦這樣做的
準備兩種倉位:一個是正常倉位,一個是小倉位
小倉位是正常倉位的20%
如果止損距離比較遠
而且你考慮逢低加倉買入更多
但是你又算不清楚到底用多少倉位的時候
不用多想,你在這裏的初始倉位,就用正常倉位的20%
比如正常倉位是前面的200股
那麼這裏就是40股,初始倉位就買40股
然後在下方,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買入機會
在這裏你可以再買40股或者50股
如果加倉也是加40股的話
這兩筆倉位加起來總的風險是
40乘以45,等於1800 ,不超過2000
如果是加50股的話
這裏是750,這裏是1,200
加起來是1,950,不超過2,000這樣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
也是避免分心,讓你可以專注在盤面的價格行為上
這裏我想再次特別強調很多新手會犯的錯誤
當他們使用寬止損的時候
第一個他們的初始倉位會過大
比如這裏他們依舊買入200股
那麼這樣的話風險就變成了200乘以3,6千美金
遠遠超過了賬户的2%
第二個他們加倉會非常的着急
比如在這裏買入之後,立刻在這根K線的低點下方又加倉
然後在這裏又加倉
初始倉位過大,加倉過於着急
導致這個市場下跌
比如跌到這裏的時候
他們一看:哇!我已經虧了1萬多美金了
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承受範圍
然後他們一想:哇!如果這個止損真的被跌掉的話
我可能要虧2萬美金,這個實在是承受不了啊,太害怕了
所以他們在這裏止損
但這個時候他還在起漲點的上方
上漲趨勢或者説震盪區間的前提條件並沒有被破壞
這筆交易的前提目前還是成立的
所以完全可以繼續依賴這個初始止損
但是因為他們沒有做好風險控制
他們初始倉位過大,加倉過於着急
導致出現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然後情緒就影響了他們的客觀判斷,影響了他們的決策
這張圖其實在半年前有講過
當時講中概股和港股的時候
我還講了面對這種情況有幾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可以像我們今天所講的用寬止損然後加倉的方法去做
但是前提一定是倉位要相應的減小
第二種做法:可以先在這根大陰線的低點下方先離場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他已經是第二次嘗試反轉下跌了
看每根K線的低點,低點都是在抬高,抬高,抬高
直到這裏,第一次跌破了前一根K線的低點
第一次嘗試向下反轉失敗,又漲上去了
然後現在第二次下來
而且這一次做空信號K是一根大陰線收在最低
剛才這裏只是一個十字星
既是第二次嘗試反轉而且又有好的做空信號K
多頭在他的低點下方一個tick離場是合理的選擇
在這裏買入,在這裏離場也只是很小的虧損
並不是説我設置了一個寬的初始止損
我就一定要讓他被打掉,不是這樣子
你總是可以先暫時離場觀望
然後在這裏再次買入
那麼你就成功的避開了當中這一段下跌帶來的虧損
而且這個時候止損距離變得也更小
決策也簡單,你不用考慮加倉啊什麼的
就是在這裏買入,如果錯了就止損
缺點是:在這裏買入的話,他的勝率比較的低
因為之前這裏不管怎麼説
儘管有一些長的上影線,但是總體還是一個上漲趨勢
在這個時候,已經大概率變成了大漲大跌的震盪區間
所以勝率降低了,優點是止損變小了
第三種做法就是我當時用的方法對沖
這就相對更復雜一些
我們這期視頻就不展開講
這個是我第一次比較詳細的去講寬止損和加倉
再反覆重申:前提是你的倉位要考慮清楚
初始倉位和加倉的部分加起來,總的風險和平時的交易要一樣大
通常來説我不建議新手交易者去使用這樣的做法
原因就是對於新手來説
如果在這樣的交易中犯錯的話
代價會很大,這個學費會很貴,成本太高了
而新手應該用最小的倉位進行練習
比如我很推薦大家去一個外匯平台開一個賬户
因為外匯他是允許用很小很小的資金進行交易的
像美股如果你想日內交易,你的資金就必須超過25,000美金
但是外匯不一樣
你有幾十美金,幾百美金
就可以無限制的做日內交易進行練習
比如説開户之後
你往賬户裏面充100塊錢
每一筆交易的風險控制在一美金之內
這裏我還想説一下
有的人可能會想:既然要減小練習的成本,為什麼不用模擬盤呢?
我個人認為模擬盤是完全沒有用的
拿一塊錢真金白銀的去交易
和模擬盤是有非常不同的感受的
然後你可以去探索各種各樣的交易策略、交易風格
因為每個人性格不一樣
每個人適合的交易體系也不一樣
絕大部分人應該做波段交易
但是有一些人的性格是特殊的
他只能做波頭皮交易
或者像我們剛才所提到的
有的人可能想嘗試一下寬止損的方法,是不是適合我呢?
那麼你就可以用很小的資金去練習
就算你搞砸了,就算你犯了我們剛才講的所有的錯誤
這一筆大不了就是虧5塊錢或者10塊錢嘛,也沒什麼
這個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以及大量的實戰經驗
才能探索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Al Brooks嘗試把他所知道的所有東西都教給你
我嘗試儘可能的把我從他那裏學到的
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在視頻裏分享出來
但是就和之前所講的一樣
他就像一個自助餐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大胃王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所有的菜全都吃一遍
有的人胃口沒有那麼大——他沒有辦法學會所有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對某些食材是過敏的——有些方法他不適合用
等等,這些都是你們在實戰中要去自己探尋的東西
關於券商和平台,我不接任何的廣告
如果你想找一個好的外匯平台也好,或者股票平台也好
你直接谷歌去搜索10個最好的外匯 / 期貨 / 股票券商是什麼
如這個Investopedia
他是一個比較權威的,和投資和交易相關的一個網站
他會有一些測評
比如這裏,2025年5月份評測的最好的幾個外匯券
你可以點進去看
他裏面告訴你了他的安全性怎麼樣
點差大不大呀?手續費低不低呀?
或者説他的界面是不是簡潔明瞭、容易使用等等
你去這個裏面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
全職交易者不但需要優秀的能力,你交易的水平要夠高
而且你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存款
也就是説你的賬户得足夠大
你要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本金,才能全職交易
但是很多人他意識不到交易有一個學習和練習的過程
所以他就過早地用很大的倉位去交易
然後一直虧損,導致他永遠沒有辦法累積到足夠多的存款
然後呢一直虧錢,也絕望了、喪失希望了
還沒有鍛煉出能力,就放棄了
所以降低學費這一點很關鍵
甚至啊有一些人
甚至有一些人因為虧錢了
可能和另一半產生了矛盾
他們會面臨來自家庭的壓力
甚至自己內心也開始感到自卑,甚至感到羞恥
好像做交易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那我這裏提出一個解決方法
就是每個月設定一個虧損的上限
比如説設置為工資的10%或者20%
或者説你設置一個500美金
每個月我就最多虧500美金
虧完了我這個月就不許交易了,等到下個月再交易
可能平時週末出去聚餐、聚會party
省出一部分錢來作為練習的費用
也是作為對自己的投資
我之前也講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非常硬核的
一定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
有一些人他只是喜歡交易
或者説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他只是找一件事情做
把交易作為一個興趣愛好一樣
只要你把這個費用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不會影響家庭和生活的話
就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找一個鋼琴老師,請一個網球教練,也需要花錢啊
更何況是交易呢
因為至少,你在嘗試增加一種收入的來源
這也是一種風險管理
假設説你每個月限定自己最多隻能虧500塊錢
你就懂得怎麼控制倉位了
接下來我想稍微講一下長線交易
或者長期的價值投資
長線意思就是至少是以年為單位
Al Brooks有時候會開玩笑説他大學時期的室友George智商比較低
當然這個只是調侃了
因為不管怎麼説George考進了芝加哥大學
然後之後成為了一名律師,所以不可能是低智商
只不過可能在Al Brooks看來他沒有那麼的聰明
這張圖是標普500指數的月K線
每一根K線是一個月
在2020年年初因為疫情的關係
在短時間內一個多月就暴跌了35%
實際上很早之前Al Brooks就説了
市場至少會去測試這個低點
然後當時剛剛回調了10%的時候
George就很興奮地打電話給Al Brooks
跟他説:大盤跌了10%,這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
我已經大量買入了!
然後Al就跟他説:你先不用着急,因為至少還會再跌10% 甚至20
但是George説了一句什麼話呢
他説:沒有關係
如果他再跌10%的話,我就加倉買入更多
你知道嗎?我過去幾十年都是這樣子做的
只要美股市場有10%的回調,我就買入
如果他繼續下跌10%,我就繼續買入
從來都沒有失敗過,我相信這次的市場也是一樣
當然毫無疑問George的做法是成功的
因為自從1929年的大蕭條——那個時候連續跌了三年
跌掉了百分之九十幾
但是之後一直到現在,將近100年的時間裏
美股幾乎都是處於一個一直上漲的牛市
偶爾有這樣小的下降趨勢
偶爾會有這種深度回調
但是總的來説是一個非常強的上漲趨勢
所以對於長期投資的人來説
他們並不在乎精確的抄底
所以他們往往會採用寬止損
然後分批入場的方式
或者很多人他沒有時間看盤,他需要工作或者忙別的事情
對這一部分的交易者也是一樣
他們往往會採用寬止損,初始倉位小一些,然後再分批次的去加倉
這裏我順便説一下,關於價值投資
也是有非常多的東西需要學習的
但是這個門檻就更高了
都是頂尖大學的商學院
比如哈佛商學院或者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
他們教很多這種關於基本面的東西
普通人研究基本面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比如George
我不清楚他到底是什麼行業的律師
如果他是金融方面的律師那不一樣
但是有可能George他根本不懂這些投資的東西
你問他公司估值的幾種模型啊什的
他可能完全不知道
可能他就是非常簡單的,他相信美國,相信美股永遠會漲
然後他就這樣做了
所以想要長期投資的話,我的建議還是直接買大盤
就是長期投資、或者定投SPY或者QQQ這樣的
或者選擇最優質的股票
比如過去的很多年都是蘋果
未來可能是人工智能,像英偉達這樣的股票
我個人因為我非常相信蘋果
所以長期投資的股票我只做一個,就很簡單就只買蘋果
但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把蘋果全部拋掉了
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長期投資的股票我就只做英偉達
總之是人工智能這一個方面的
我認為很多散户的一個問題就是
他總是覺得自己很聰明,自己可以佔便宜
比如説一隻股票價格很低
價格很低説明什麼?
説明沒有機構買嘛
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比機構聰明
自己看到了機構所看不到的那些閃光點
但是這些散户他往往不知道
機構在做基本面調研的時候會花多少的精力和時間去調查這家公司
所有的那些大機構買的都是蘋果微軟
那些養老基金投資的都是大盤的指數
就像我剛才所講的,很多人不願意用小倉位
因為他們看不上2%百分之幾的收入
他們看了一下,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可能也就8%
然後覺得:哎呀 8%一年實在是太少了
我這麼聰明,我這麼優秀
怎麼可能只滿足於這麼一點收入呢?
我要重倉!我要大槓桿!
結果就是不但一年賺不到8%,可能還虧了80%
總之在我看來,長線交易是比較簡單的
標的很簡單,你選擇最好的去做就可以
然後從技術上來,説如果你經受了很多短線交易大量的這種磨練
再去做長週期的交易,應該説是非常簡單的
所以我並不打算在這個方面花太多的篇幅去講
主要想講的就是往往是使用寬止損
然後分批入場這樣的倉位安排去做的
最後講一個話題:錢賺的越來越多,賬户變得越來越大
我是不是應該加大倉位?
還是用一個例子來講
Al Brooks的一個朋友
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
他們在0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每天一起做交易
他做四手標普合約,平均每天是賺8個點
有新手一直在問:這個點是不是百分點?
這個不是百分點,而是期貨的點數
我們講標普期貨現在5,000點6,000點是這個意思
然後ES一個點是50塊錢
所以8乘以50再乘以4
他平均每天的收入是1,600美金
做得非常好,非常穩定
然後Al Brooks就問他説
你做得這麼好,為什麼不把倉位加大呢
你如果做50手100手合約的話
你可以賺好多好多錢
然後那個朋友就跟他説:Al你知道嗎
我現在每天賺這些錢,我已經感覺非常開心了,我都用不完這麼多錢
如果我把倉位加大,我就會感覺很有壓力
一旦有壓力我就做不好,甚至我都賺不到這些錢,甚至我可能會虧錢
我們剛才講的不超過賬户的1%或者2%,這是一種方法
另一種就是你找到一個自己感覺舒適的倉位大小
也就是我們反覆強調的i don't care size
始終用虧了也不那麼在乎的倉位進行交易
這個一直在講,所以我也不想説太多
大家都懂這個道理但是很多人做不到
怎麼樣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就是大家需要自己去努力的事情
很多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
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
賺錢了之後就想賺更多
然後加大倉位的時候心裏面就會想:
大不了就是把之前賺的這一些還回去嘛
那我就從原點重新開始,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開倉的時候確實是這樣想
但是當這個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當你真的回到原點了
你是受不了的,就不像當時開倉的時候那樣無所謂
結果就變成情緒崩潰了,而且往往不只是回到原點
往往是連本帶利一起虧掉
加大倉位也是循序漸進
因為你賬户確實變大了
但是很多時候你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沒有相應的提升
因此不推薦頻繁的加大倉位
可能一年調整一次,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像我的話可能過去的一年半
我都是在用差不多的倉位進行交易
可能稍微大了一點點
但是總的來説沒有太大的變化
日內短線的交易我很少冒超過1萬美金的風險
一個是因為我覺得我已經做的不錯了
第二個是我有意的想要讓自己謙虛一些
因為我現在做視頻,然後有幸得到很多人的喜歡
我的觀眾把我捧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
所以我就擔心我會膨脹,會變得驕傲自大
自信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變成一種人格魅力
但是在這個市場裏面就是需要小心一點
還是那句話,賺錢是非常簡單的
真正難的事情是怎麼不虧錢
所以最重要的是學會怎麼不虧錢
比如要學會堅定的止損
學會控制自己的倉位
學會控制自己的貪念,不要頻繁的加大倉位
只要你做好了這些事情
剩下的怎麼賺錢真的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
今天的內容不多,而且很多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
但是它真的很重要
我是非常真誠、真心地希望大家可以按照我説的去做
用很低的練習的成本
去探索探索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方法
適合什麼樣的交易系統
就算有虧損,也是非常小的虧損
是你完全不在乎的
它不會讓你感到痛苦絕望,那麼你對交易的熱情就不會喪失
而且你有充分的時間
可以在大量的練習中,去探索適合自己的東西
關於倉位管理的內容就先講到這裏
下一期視頻是保護性止損
再下一期就是止損的第三期
我們來講在震盪區間或者在做反轉的時候
怎麼樣設置合理的止損,也會再講一些關於寬止損的內容
敬請期待!
Click on any text or timestamp to jump to that moment in the video
Share:
Most transcripts ready in under 5 seconds
One-Click Copy125+ LanguagesSearch ContentJump to Timestamps
Paste YouTube URL
Enter any YouTube video link to get the full transcript
Transcript Extraction Form
Most transcripts ready in under 5 seconds
Get Our Chrome Extension
Get transcripts instantly without leaving YouTube. Install our Chrome extension for one-click access to any video's transcript directly on the watch page.
Works with YouTube, Coursera, Udemy and more educational platforms
Get Instant Transcripts: Just Edit the Domain in Your Address Bar!
YouTube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8uR6Z6KLc
YoutubeToText
←
→
↻
https://youtubetotext.net/watch?v=UF8uR6Z6KLc